Sunday, January 18, 2009 |
和协翁主就是这样一位女子。她是朝鲜第21代国王英祖大王之第七女,关于她的事迹,只能在朝鲜王朝遗留的文献寻获蛛丝马迹。将近300年后的我,只是历史的旁观者,知道结局却无力挽回。 惠庆宫(敬懿王后)所著的《恨中录》形容和协翁主容貌出众,又温柔孝顺。然而无论和协翁主有多么美丽,奈何300年后根本无缘一睹她的芳容。她没有出现在任何一卷画中,更没有关于其容貌的详细记载。 英祖虽然被誉为朝鲜王朝最英明的君主之一,他的性格却极其复杂。同为宠妃暎嬪李氏出,英祖却厚此薄彼,将三女和平翁主和九女和缓翁主捧在手心,却非常讨厌七女和协翁主。其中的原因是源于英祖唯一的子嗣孝章世子的过逝世。其时英祖十分期待有孕在身的李暎嬪怀的是将来可以继承王位的男孩,不料产下的却是女孩。英祖为此万分失望,厌恶之情也油然而生。 根据《恨中录》记载,英祖会在去探望喜欢的人之时,换衣,洗脸,漱口(特别是那在之前见到了讨厌的人),并将梳洗过的污水倒入厌恶之人的后院里。这些是英祖在莅临和平翁主府第时必做之事。而污水也会命人倒入和协翁主与儿子思悼世子的后院里。他甚至不允许和协翁主与思悼世子踏入和平翁主的府第,也禁止他们踏上和平翁主常走的道路。正因为同病相怜,也由于年龄相若,思悼世子和大2岁姐姐和协翁主的感情特别深厚。(至于思悼世子的悲剧,已于前文发表) 英祖19年,和协翁主获正式册封,同年下嫁右议政申晚之子永城尉申光绥。婚典的细节收录在撰写于1743年的《和协翁主加礼謄錄》。遗憾的是,婚后的和协翁主生活如何已无从考究。 根据《正祖实录》,当正祖继位,申光绥与和缓翁主之养子郑厚谦同流合污,谋害正祖。(正祖 1卷:惟彼 厚謙 故都尉 申光綏 卽天生妖孽禍胎所鍾也。)1778年,已故的申光绥被削去爵位。(正祖 3卷:司諫李顯永上疏 請追削申光綏爵秩...批曰 申光綏事依施...) 正祖乃思悼世子之子,和协翁主的侄子,申光绥却加害于他。因此,也许申光绥与和协翁主的感情并不十分融洽。但是真想到底如何,却永远也不会知道。 1752年,朝鲜宫廷爆发了一场瘟疫,和协翁主和思悼世子都染上了麻疹。思悼世子幸运地康复,而和协翁主却一病不起。也许因为她的不受宠曹到了许多人的菲薄,宫廷里谣传是首个染上麻疹的和协翁主将瘟疫带进了宫廷。 病危之时,英祖也曾去探望这个向来视如瘟疫的女儿。他不顾大臣们的劝阻,彻夜守在病榻。2日后和协翁主辞世,英祖暂停一切事务为她哀悼。在最后一刻英祖终究还是记挂着父女情谊。 对于和协翁主的逝世,思悼世子悲痛万分。他在所著的《凌虚关漫稿》写道 “吾於此姊。別有顧念之情。而今忽奄逝。此慟何比。無以躬臨洩哀。卽余至恨。”(我对于这个姐姐特别眷恋,今天她忽然逝世, 我感到无比地悲伤,却不能亲自行礼哀悼,为此非常遗憾。)他也为和协翁主写下祭文,表达思念之情。我想,就算到了最后无可救药的地步,如果这位姐姐仍然在世,也只有她可以唤醒陷入疯狂的思悼世子。 也许和协翁主的遭遇并不能算是不辛,至少在她孤独的一身中,有一个对她挂念至深的胞弟。 癸酉年(1753),承旨南有容为和协翁主写了挽词,收录在《雷渊集》中。 “沁園花樹日芳菲。帝子雲中樂未歸。瑤鏡自懸鸞不舞。玉簫無響鳳休飛。宮娥忍淚收華珮。夫族迎魂哭素幃。耐說六龍臨第日。秪今行路亦沾衣。” 和协翁主的事迹在《朝鲜王朝实录》里也有相关的记载,她的名号分别出现在了《英祖实录》,《正祖实录》及《纯祖实录》里。《正祖实录》及《纯祖实录》多记载了一些祭祀之礼,或税收事典,只有《英祖实录》的记载了一些和协翁主的生平。 《英祖实录》节选: 英祖 56卷 戊寅/上引見大臣、備堂。 領議政 金在魯 請東宮冠禮、嘉禮, 待新曆涓吉行之, 上曰: “冠禮則待春涓日, 嘉禮則待 和協翁主 釐降之後, 其以翌年定行也。” 聖意以翁主, 是東宮之姊, 故蓋爲其重倫序也。 (殿下接见大臣讨论册封礼仪。因长幼有序,領議政金在魯建议先行王世子的姐姐和协翁主册封之礼,隔年再册封王世子。) 英祖 57卷 壬寅/封翁主號 和協翁主 。 (英祖19年,10岁的和协翁主正式获赐封号“和协”。) 英祖 57卷 丙午/上引見大臣、備堂。 領議政 金在魯 等請先行東宮嘉禮, 上以 和協翁主 年長而未嫁難之, 問于諸臣曰: “倒婚非俗忌乎?” 大臣曰: “男女異序, 儲位等級尤截然, 非可以此爲拘也。” 禮曹參判 吳光運 曰: “倒婚與再婚, 爲俗忌云, 而皆無稽之言也。 東宮爲宗廟、社稷之主, 則兄弟次第, 非可言也。 一國臣民, 擧皆顒望, 則俗忌非所拘也。 請從大臣之言, 先行東宮嘉禮。” 上曰: “男女雖異, 匕鬯雖重, 兄弟之序, 不可越也。 早婚非予意, 差遲亦一年間耳。 何難等待?” 命先擇 和協 釐降之期。 (众大臣议论让和协翁主在王世子之前完婚。) 英祖 57卷 戊子/以 金尙迪 爲司諫, 李宗迪 爲副校理, 曹命敬 爲修撰, 沈瑎 爲 慶尙 左兵使, 申光綏 爲 永城尉 , 光綏 , 晩 之子, 尙 和協翁主 。 (册封右议政申晚之子申光綏为和协翁主的驸马,封〔永城尉〕。) 英祖 57卷 辛巳/命濬城內川渠, 撤軒懸。 又令廟堂, 申飭中外擾民之政。 時 和協翁主 婚期迫近, 上悶旱欲退行。 大臣曰: “不必退期。 凡百務從節損, 則亦修省之義也。” 上是之, 遂命減其繁文。 仍使左尹 元景夏 歸傳筵敎于駙馬家, 宴客之需, 亦勿用油果。 景夏 適入前席, 而爲駙馬之親屬故也。 英祖 78卷 上將幸 和協翁主第 , 副校理 蔡濟恭 再上箚諫之, 不從。 上以不卽聚軍, 命拿入兵曹判書 金尙星 、訓鍊大將 金聖應 。 而以奪符宣傳官, 不請標信, 行首宣傳官 李漢膺 寧海府 投畀, 副行首 徐赫修 施以軍律, 承旨李之億進曰: “闕門之外, 軍律未安。” 許上特寢之, 賜以貂帽。 及臨主第, 夜深不還宮, 藥房、政院、大臣幷請對, 不許。 將曉始回鑾 (英祖28年,和协翁主病危,虽然平日非常讨厌她,英祖仍前去探望,甚至彻夜不归。大臣劝阻,却被英祖斥骂。) 英祖 78卷 甲申/和協翁主卒。 上將幸主第, 夜未曉。 召見承旨 李之億 等, 命放 申思建 之謫, 停 和柔翁主 吉禮。 藥房都提調 金若魯 等請對, 上召見之。 若魯 等請念聖體之未寧, 姑寢臨幸之命, 上不從。 若魯 曰: “向歲 和平翁主 之喪, 殿下受傷非細, 臣至今痛恨。” 上厲聲曰: “予之受傷, 由於朝臣之黨論, 豈係於哭女之死乎?” 若魯 以俚語媚謝之。 上臨主第, 日向嚑不下回鑾之命。 副校理 蔡濟恭 上箚, 內局啓請還宮, 上從之。 (1752年 11月27日,和协翁主逝世,享年19岁。) 英祖 79卷 己卯/上幸 和協 翁主第, 以翁主之新葬也。 (和协翁主翁主之礼下葬。) 英祖 79卷 戊申/命釐正諸堂入侍。 釐正堂上 朴文秀 曰: “ 和協翁主 房各廛外上極浩多。 書員 全世範 侵虐市民, 怨聲載路。 若不重勘, 無以懲後矣。” 又請玄木二十同, 送于 和協 房, 使之卽償, 上曰: “ 世範 所爲極無狀。 令該曹勿爲徵贖, 從重嚴繩。” 又命玄木五十五同, 送于 和協 房。 英祖 79卷 命大臣、禮曹堂上、儒臣入侍。 上曰: “我國素稱禮義之邦, 則宜一遵典禮。 而今此翁主嘉禮, 予心有不安者, 禮堂、儒臣幷陳所見。” 左議政 李天輔 曰: “ 和協翁主 旣出嫁, 則在禮服當降等。 今此婚禮, 似無不可之理矣。” 禮曹判 書 洪鳳漢 曰: “翁主旣非朞年之制, 則嘉禮似無疑矣。” 承旨 嚴瑀 曰: “以私家言之, 服制爲大功, 則似無違於禮文矣。” 上曰: “予意必欲博採群議, 今則無疑矣” 英祖 82卷 壬寅/上幸 和協翁主 第, 夜深還宮。 行在不傳更鼓, 蓋是日以翁主祥日, 上不欲聞錚鼓故也。 又命公ㆍ翁主、大君、王子, 雖親盡, 定爲不祧之位, 俾爲定式。 英祖 89卷 ...第八 和協翁主 下嫁 永城尉 申光綏 , 卽右議政 晩 子, 有繼子年幼... (暎嬪李氏墓志) 英祖 91卷 乙巳/上幸 和順翁 主 房, 以其返虞之入來也。 王世子祗送祗迎于 敦化門 外。 上歷臨 和協翁主 、 和柔翁主 房。 (英祖探望和顺翁主,并去了和协翁主与和柔翁主府。) 英祖 127卷 甲申/令曰: “ 和恊翁主 遷葬日, 遣內侍致祭, 祭文令藝文館撰進。” 历史所记载的或许并不全是真相,但出于时代的变迁和种种原因,真实的历史可能永远被掩埋。无论如何,希望我所知道的历史,就是真正的历史。 |
(sc) ♥ 10:39 PM |